是金子總會發光,但發光的不只是金子。就像在競技場上,吸引眼球的不總是勝者,有時候敗者也會成為光彩熠熠的明星。剛剛結束的2006索尼公開賽上就是如此。
這一次,17歲的韓裔美國高爾夫選手魏勝美(Michelle Wie)又與晉級失之交臂了。即便如此,她仍然喚起了場內的陣陣掌聲和場外的一片喝彩。而這一切,都源于她敢于挑戰傳統男子項目的膽識和仍舊青澀的年齡。
在另一個競技場上,同樣依靠膽識和年齡讓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國的并購商。從1986年中國第一個海外并購項目開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長,近四年的增長率更是達到了70%。在2005年前11個月,海外并購類投資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54.7%,海外并購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主要方式。
就像眾人稱贊魏勝美“前程似錦”一樣,分析師們也對中國企業對外并購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在波士頓咨詢公司剛剛發布的《中國企業的對外并購》報告中,分析師們預計,中國的外匯儲備2006年將可能達到一萬億美元,且中國的成功企業已經積累了重要的現金儲備。“中國占據了全球快速發展經濟的30%,但只占據所有來自這些國家對外并購的11%。如果利用GDP或外貿額推算一個經濟體對外并購的潛力,那么中國的并購活動在達到美國或英國水平之前,至少還能增長十倍以上。”波士頓咨詢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林杰敏(Jim Hemerling)說。
樂觀是應該的,畢竟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間并不長。不過雖然我們有挑戰強大對手的決心和勇氣,眼前的局勢也還是有些差強人意。華為收購馬尼可的夭折、海爾競購美泰克失敗、TCL和阿爾卡特勞燕分飛……中國企業的并購擴張之路并不好走。
造成并購艱難的原因有很多,信息缺失、法律風險、文化沖突都會是可能的原因。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企業自身能力的缺憾。比如中國企業在收購前往往倉促行事,缺乏一個清晰的全球化戰略,并且充滿了機會主義的色彩;對于目標所在市場的消費者、競爭對手、分銷渠道和政策環境,收購方很少有深刻的認識;以及尚未發展形成富有經驗的并購能力。
“目前只有極少數中國企業有能力與被收購企業進行成功的整合。”林杰敏表示,交易結構是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從目前的并購案例來看,中國收購者完全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的行為往往造成虧損,而戰略投資是所有交易中表現最好的一類,最可行且易帶來整合效益的是合作伙伴式的并購。“比如聯想收購IBM的交易就屬于最后一種。”
找出問題才能對癥下藥。林杰敏對即將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提出五點建議:
首先,必須制定明確的全球化戰略,建立專業并購整合能力并具備管理海外市場的技能。明確想從并購中獲得什么、并購是否是實現目標的最好方法、如何仔細評審潛在的候選人。
其次,循序漸進。通過有機擴張更好地了解海外市場,建立或取得并購能力。
第三,建立一個雙贏的交易結構,讓賣方也希望合并的實體能獲得成功。
第四,對管理文化差異保持敏感。西方公司的運營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有更加標準化的過程、責任和透明度,整合的運營實體應該也相應地改變組織和溝通的習慣。
第五,保留目標組織中的關鍵人物,讓他們成為你的同盟。在將新實體轉化為全球競爭者的過程中他們將起到核心作用。
聽說魏勝美也為自己聘請了心理咨詢師專門學習如何調整心態,我們祝她好運! <!--
----------------------------------------------------------------------------------
本文由高風管理顧問公司提供。高風公司由在中國具有多年專業戰略管理咨詢經驗的資深顧問謝祖墀博士領導。公司目標在于協助客戶發現并解決客戶最重要的問題,包括發展戰略、組織、流程及企業轉型等。高風公司是全球最富盛名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的美國博思管理顧問公司(Booz Allen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近日,石特策劃設計(StoneTech Branding & Design)與浙江易眾化工有限公司(Zhejiang Ezone Chemical Co., Ltd.)達成深度合作,成功為其設計并印制了全新的全英文貿易宣傳冊及系列產品Detailer/Detail Aid (DA)。這套專業物料將作為易眾化工開拓國際市場、展示企業實力與產品優勢的核心工具,助力其全球化戰略邁上新臺階。
(2025-08-19)